今天看了1895

一部描寫1895乙未年,清朝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,台灣客家、閩南、原住民聯合抗日時空下,人們保鄉、義氣、愛情交錯的感人故事。

1895是個沈痛的歷史,也是個不可抗力的時代,導演把故事說的很慢、很細、很輕,卻讓我有很重的悲傷與很熱的眼淚,悲傷不是來自於歷史的沈痛,也不是結局的遺憾,而是對每個人物的「無助」。

義軍不願拋下家人,卻為保家衛國投身不得不出征的無助

女人不希望失去丈夫、孩子,卻為了讓男人無後顧之憂,不得不忍著眼淚挑起重擔的無助

日本將領不想看到人間煉獄,為了達成帝國交代的使命,卻不得不頒下殺無赦的無助

這些無助堆積出一種讓觀眾明知其力不可為而偏為之的無助~一種深沈而無奈的悲傷,不推論這是個歷史戲,有多考究有多真實,戲中人的愛情、親情、友情像涓流一般,綿密細緻的揪著我的心,看到每一種情的澎湃與壓抑,淚也不斷的流下來。

戲中最讓我感動的,是吳湯興之母(唐美雲飾)與姜紹祖之母(徐樂眉),這兩位母親將客家女人的勇敢與堅強,在不多的語言與舉止中,表現的令人欽佩!我看了真的很感動!一種更大更無私的愛從她們莊嚴的面容中表露無遺,這兩位都扮演著一家之主的角色,也都是失去丈夫只擁有孩子的母親,卻一樣堅強的將孩子送上戰場,並且擔起照顧家園的角色。

主角吳湯興(溫昇豪)與黃賢妹(楊謹華)的愛情恐怕是最讓情人心痛了!一種相互尊重、扶持、付出、珍惜的愛情,反應在2008,好似博物館裡的展覽品,遙遠而古舊,黃賢妹對丈夫的絕對支持與腳步相隨的意志,在夫君就義之後,也了斷自己的生命宣示無法獨活的悲痛。溫昇豪演出一位書生對國家的忠誠與對戰友的義氣,也演出對妻子的溫柔與對命運的堅毅;楊謹華演出身為人妻的忠貞,也展現極度壓抑下對夫君的愛情。這對夫妻讓人動容也讓人心痛。我獨愛黃賢妹的哭,無聲,卻湧出更大的悲傷,相信楊謹華這一角色的詮釋應該可以博得很高的評價(拿個最佳女主角應該不為過吧!)。

相對於吳湯興夫婦的內斂,姜紹祖(張書豪)與陳滿妹(李佳穎)這對小夫妻,則讓人感到更加的惋惜與不捨。趕不上迎接自己第一個孩子出生的19歲少年,和等待成為母親的少女,兩個人心中的恐懼隨著戰事越加高升,但是在命運的不可抗力中,姜母對滿妹的一句「妳還是要好好的把孩子生下來」,似乎也註定了這對小夫妻的命運,正如戲中多數女人一樣,終將失去生命中最強的支柱,取而帶之是身為母親的力量。姜紹祖被捕之後於監獄牆上留下「國家之計」的不悔,讓寧為英魂不為階下囚的勇氣更加磅礡,因為極度的恐懼而產生極大的勇氣,在服毒自盡的那一刻,留下讓人無法忘懷的血液。

對比吳湯興領隊的是土匪團的林天霸(李興文),雖為草寇卻不失閩南人的豪爽與義氣!而這樣的男人,一樣有著細膩的愛,對黃賢妹的愛慕在這個土匪頭子的心上,同樣有著愛情的羞赧 ; 面對兄弟傷亡則是以虛張的權威表達深層的恐懼。這個角色不再只留著土匪的霸氣,也讓人性中溫柔的一面表露無遺 -- 另一種對愛的表達方式。

日本將領與醫官,在這樣的歷史事件中,雖然代表侵略者的血腥,一樣擁有人性不忍的一面,導演讓這齣戲的敵人不是踏上土地上的日軍,而是其背後隱藏的帝國!一場看似接收戰果的光榮,實質上卻是雙輸,這些將領與兵官,帶著榮耀踏上祖國引以為傲的禮物,也同時凌遲人性中慈悲的光環,地獄,在他們手上發生,不可避免的,自己也成為其中的受難者,原本的光榮變成地獄,接收者變成受害者,也預告著統治的年代終將結束。

這是一個讓人感傷的故事,像飄在大河中隨流的落葉,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方向,也無法讓一切停止。正如看戲的人,淚流無法稍歇。

當然,一部戲無法完美,總有討論的空間,也有再進步的努力。

首先,配樂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地方!透過預告片,原本我期待音樂會有非常傑出的表現,可惜美中不足的,整部戲的配樂過於簡略,幾乎是一首主旋律在獨撐全場,雖然是首很棒的創作,對比故事背景卻略顯單薄。音樂是電影中的另一部對白,不但引領觀眾進入電影的世界,也說出許多角色與創作者的內心世界,電影配樂是無語言的腳本,在電影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在本片中顯然除了主旋律,其餘的很難令人留下深刻的情感。

第二,故事的開頭與結尾顯然力道不足,以戲的比例分配來看,有頭輕腳輕獨厚其身的感覺,大夥毅然投身的不悔與從容就義的結尾,都稍顯簡短倉促,尤其最後的主戰與黃賢妹的殉夫,幾乎都以文字與簡略的畫面帶過,在鋪陳上少了許多力道,我可以體諒國片在經費上的拮据無法呈現出好萊塢的磅礡場面,也或許是導演聲稱想以另一種安靜取代血腥的殺戮,但不管是哪一個原因,都讓人覺得沒有畫下完美句點的遺憾。如果將戰事的剪影(這段影像在技術上處理的並不好,略顯粗糙)改成文字+配樂表現,與省略最後吳湯興夫妻出現的片段,將時間留給黃賢妹投江自盡被救,卻絕食八日離開人間,在節奏與完整性上應該會更加收斂。

第三,戲中有幾個角色說服力似乎不夠。留在土匪寨中的英妹(左安安)活脫像個走錯場景的女學生,不願離開土匪群的動機讓人摸不著頭緒,那個所謂的「家」,到底是對土匪頭的感恩?還是有幾分愛戀?(當賢妹認出林天霸時,她看頭子的表情令人玩味)抑或只是女俠的義氣?還有身為「女土匪」跟著一起衝鋒陷陣的俠氣,在這個角色上並沒有得到表現。日本主將與醫官的角色深度一樣略顯不足,雖然戲中給予很高的曝光度與內心鋪陳,但是心理上的衝突與力量很薄弱,讓這兩個人像軟弱的文生,一點都不明白帝國派他們來接收台灣的決心到底有幾分。還有就是姜妻陳滿妹,跟英妹有類似的問題,不像活在這個故事中的人,該怎麼說呢,好像氣質上的差異,讓這兩個人比較貼近2008而不是1895,雖然她也極度表現出小妻子的哀傷與無助,但總覺得不應該是這樣流眼淚的,不該是這樣說話的,甚至不該是這樣走路的,也不像是一個已經懷孕的小妻子,尤其與姜紹祖的用力表演一對比,就更加顯得太過無力。林天霸在戲中也是份量極重,但是我只看到李興文的土氣卻看不到土匪的霸氣,尤其是其特有的台語口音,不斷的讓我聯想起他在民視「愛」中金盆洗手的角色,只是這回場景換到了1895。

最後,我必須以一個外行人的立場說,攝影的跟焦真是有點遜,連我這樣不挑(當然是對比阿呆啊)的人,都可以很清楚發現失焦的鏡頭實在不少,這點,請攝影組多多包涵。

當然,它也有一個很大的優點,是我很久都沒在國片中看到的,那就是對造型上的考究!看得出來,在服飾、髮型甚至配件上,是下了功夫的,即使在精緻度上稍嫌不足,總是用心了(我連幾個主要角色的鞋子都有注意到)

當然,以上這些雞蛋裡挑骨頭都不會影響我對一部戲的評價,尤其是在臉上掛著兩條淚痕走出電影院時,這依舊是一部值得大家掏出錢包走進電影院去享受的好戲,也許大多數人對歷史戲缺乏感官刺激而興致缺缺,也或許很多人對這樣慢節奏的戲只會悶到打嗑睡,但是無論如何,我還是得說,這是一部感動人的好戲!請好好享受。

離開戲院,我回到2008戊子年,與阿呆討論起今昔的對比,1106在台北,我們卻經歷了一場撕裂的洗劫。而這個撕裂,已經持續了好久好久~久到大家都應該愧對祖先的程度,那個不分族群攜手奮鬥的年代,離我們很遠也很久了!

我也不禁想著,在1895那個年代,人們奉獻的到底是大勇還是恐懼?這樣的犧牲到底是大智還是愚忠?

一個懦弱腐敗的政府,一個實力強大的接收者,人民選擇保家衛國捍衛的到底是國家還是尊嚴?是生命還是土地?是民族還是種族??

這樣的戰爭與犧牲是必然還是有選擇性的?男人拋下妻小投入沒有勝算的戰爭,是大勇還是小勇?那些忍辱負重、胯下之辱顯然不列入考慮,犧牲成了自我證明的唯一途徑

真的如此嗎?除了讓後人緬懷以外,難道沒有其他方法與途徑了嗎?玉石皆焚就能拯救家國嗎?留下的妻小又該如何面對一切?又如何能獨活?如果她們可以活下來,又為何男人要選擇放棄希望?是否改朝換代就代表著天地俱滅?人活著又是否只有慷慨赴義一途呢?

在一百餘年後的今天,我們看到的歷史又給了什麼啟示呢?戰場上的義軍交錯著衝突中的警民,好像歷史重疊,只是這回把日軍換成了警察,把戰友換成了敵人,過去的失敗無法換取未來的幸福,那麼我們又拿什麼搏得雙贏呢??

從乙未到戊子,我看見歷史對人類深層的教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ystalla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